•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ZHANGAi-ling" 1條結果
    • 亞洲健康人群CYP2C19基因型發生率的合并分析

      目的對亞洲健康人群CYP2C19基因型發生率進行合并分析,為個體化藥物治療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提供依據。 方法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2期)、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數據庫,文獻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2013年8月,納入研究CYP2C19亞洲健康人群基因型發生率的相關文獻。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篩選文獻、提取數據后進行合并分析。 結果共納入36篇文獻,包含15個國家的9 693例亞洲健康人CYP2C19基因型的信息。按東亞(中國、韓國、日本)、東南亞(泰國、緬甸、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南亞(印度)和西亞(巴勒斯坦、黎巴嫩、伊朗、土耳其和約旦)分區域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CYP2C19*1/*1、*1/*2、*1/*3、*2/*2、*2/*3和*3/*3基因型發生率:在中國人群(n=4 105)中分別為37.2%、41.4%、6.7%、9.9%、4.1%和0.7%;在東亞人群(n=6 198)中分別為36.4%、39.1%、8.8%、9.5%、4.9%和1.3%;在東南亞人群(n=1 933)中分別為44.9%、41.1%、4.7%、7.0%、1.8%和0.6%;在南亞人群(n=361)中分別為43.5%、42.9%、0.3%、12.7%、0.6%和0.0%;在西亞人群(n=1 201)中分別為77.8%、18.9%、0.3%、2.6%、0.1%和0.3%;在亞洲全部人群(n=9 693)中分別為43.5%、37.1%、6.6%、8.3%、3.5%和1.0%。 結論CYP2C19各基因型發生率在我國及亞洲不同區域之間均存在較大差異,且遺傳變異受地域或環境的影響。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