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RebeccaChan" 1條結果
    • 心因性非癲癇性發作患者和癲癇患者心理治療期間發作的頻率及管理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心理治療可有效改善癲癇和心因性非癇性發作(Psychogenic nonepileptic seizures,PNES)的預后。然而,治療期間發作的風險可能引發對治療安全性和發作導致治療中斷的擔憂。研究探討癲癇和 PNES 患者的發作風險、心理治療期間發作的時間以及心理治療師應對發作的措施。研究納入了連續在英國兩個神經病學中心接受心理治療的癲癇和 PNES 患者。采用一個包含 12 項信息的調研表格收集患者在門診心理治療期間發作的信息。研究共評估了 97 例癲癇患者和 195 例 PNES 患者。1/32 的癲癇患者和 1/8 的 PNES 患者在治療期間至少有 1 次發作。癲癇患者出現發作的療程占總療程的 1/136,PNES 患者出現發作的療程占總療程的 1/36。PNES 患者治療期間發作的風險顯著高于癲癇患者[(OR=4.4,95%CI(1.3,15.2)]。發作往往發生于整個治療的前半部分和個別治療期,且僅短暫中斷治療。僅有 1 例 PNES 患者需住院觀察,但無需留院過夜。心理治療期間確實會出現發作,且 PNES 患者比癲癇患者更為常見。發作較少對心理治療造成重大干擾,治療師多可在沒有額外醫務人員幫助的情況下進行治療。盡管如此,該研究表明心理治療師應預測治療期間發作的風險并制定安全的管理計劃。PNES 患者在治療期間發作頻率較高,有助于我們理解其誘導發作的機制。

      發表時間:2019-07-15 02:4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