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魏明天" 3條結果
    • 不可切除的Ⅳ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無癥狀原發灶切除的價值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低位直腸癌行后盆腔臟器切除聯合遠端陰道及會陰體切除術后會陰重建的方式及體會

      目的 總結低位直腸癌累及遠端陰道及會陰體時行后盆腔臟器切除及遠端陰道及會陰體切除后會陰重建的各種方法的應用體會。方法 總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間收治的10例直腸癌聯合遠端陰道及會陰體切除后的重建方式及圍手術期的臨床資料。結果 10例患者中2例行子宮及陰道全切除,3例行子宮及陰道后壁切除,5例行單純遠端陰道和(或)會陰體切除。分別采用大網膜填塞(4例)、陰道前壁翻轉縫合(3例)、子宮后傾(2例)、帶蒂乙狀結腸(2例)重建盆腔及陰道會陰缺損。1例患者盆腔嚴重感染,2例患者會陰部切口感染或裂開。結論 女性低位直腸癌患者行后盆腔聯合臟器切除后切口相關并發癥率極高,可根據盆腔、會陰及陰道的缺損情況選用子宮或網膜填塞盆腔、帶蒂腸段或肌皮瓣、生物補片等方法進行一期修復缺損,采用腹直肌或臀大肌肌皮瓣修復會陰巨大缺損成為目前主流的修復方式,但國內該技術報道極少,值得積極開展應用。

      發表時間:2016-09-08 10: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結直腸癌患者的文化程度與新輔助方案決策和療效的關系: 基于DACCA的真實世界數據研究

      目的分析當前版本華西腸癌數據庫(Database from Colorectal Cancer,DACCA)中結直腸癌患者的文化程度與新輔助方案決策和治療效果的關系。方法根據制定的篩選條件,從2022年6月29日更新版DACCA中收集符合條件的結直腸癌患者,并按文化程度分為未受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類,分析不同文化程度的結直腸癌患者在新輔助方案決策、癌標志物變化、癥狀變化、大體變化、影像變化和腫瘤消退分級方面的差異。結果共收集到符合篩選條件的數據2 816條,其中未受教育者138條、初等教育者777條、中等教育者1 414條、高等教育者487條。分析結果發現,不同文化程度的結直腸癌患者在選擇新輔助治療方案時的分布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0.937,P<0.001),體現在未受教育者選擇單純化療方案者最高,而高等教育者在選擇聯合靶向治療的新輔助方案者占比最高,而從治療效果上看,不同文化程度的結直腸癌患者接受新輔助治療后的癌標志物變化(H=4.795,P=0.187)、癥狀變化(H=1.722,P=0.632)、大體變化(H=2.524,P=0.471)、影像變化(H=2.843,P=0.416)和腫瘤消退分級(H=2.346,P=0.504)結局構成比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結論通過 DACCA中的數據分析發現,結直腸癌患者的文化程度會影響新輔助方案的選擇,然而未發現文化程度與結直腸癌患者新輔助治療前后患者療效變化有關,需要進一步分析其原因。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