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陶玉" 1條結果
    • 基于環介導恒溫擴增技術的呼吸重癥監護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標本的細菌檢測分析

      目的 比較環介導恒溫擴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技術與傳統檢測方法檢測呼吸重癥監護病房(respiratoryintensive care unit,RICU)患者下呼吸道標本的細菌分布,以及LAMP技術檢測出多種病原體對患者死亡的預測意義。方法 納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間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RICU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析患者下呼吸道標本的傳統培養及LAMP技術檢測細菌譜。將患者各項臨床指標分為二分類變量,使用方差分析分析各因素與患者預后的關系。篩選方差分析中有意義的因素,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納入RICU患者117例,115例患者行傳統培養方法,培養出細菌的患者比例為39.13%,培養出至少2種細菌的患者比例僅為8.70%。117例患者利用LAMP技術檢測了下呼吸道標本,陽性患者比例為72.65%,而至少2種細菌陽性的患者比例為36.75%。χ2檢驗顯示,機械通氣(χ2=5.260,P=0.022)、病原菌核酸檢測2項或以上陽性(χ2=8.227,P=0.004)與患者的臨床結局有關。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病原菌核酸檢測至少2項陽性患者死亡風險是未檢出2種細菌患者的4.789倍(P=0.027,95%可信區間1.198~19.144)。結論 LAMP技術檢測RICU患者呼吸道病原體靈敏度高于傳統培養方法,對臨床精準治療有重要意義。病原菌核酸檢測至少2項陽性患者死亡風險明顯增高。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