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郭哲杉" 1條結果
    • 癲癇模型中癇樣棘波自動檢測的新算法及其應用

      癲癇的典型特征是神經元群體產生異常同步發放,在記錄的神經電信號中呈現為癇樣棘波。為了定量分析癲癇發生時的癇樣棘波,本文設計了一種基于窗口的檢測法用于自動檢測大鼠海馬 CA1 區急性癲癇模型的棘波信號,即群峰電位(PS),并計算其特征參數。實驗結果表明,在鉀離子通道拮抗劑 4-氨基吡啶(4-AP)和 γ-氨基丁酸 A 型受體拮抗劑印防己毒素(PTX)誘導的癲癇模型中,該算法可直接從原始寬頻帶記錄信號中正確識別 PS 波。兩種模型中的 PS 檢出率分別為 94.2%±1.6%(n=11)和 95.9%±1.9%(n=12),且誤檢率分別為 3.5%±2.3%(n=11)和 4.8%±2.3%(n=12),遠小于普通閾值法的誤檢率。比較 4-AP 和 PTX 模型的 PS 波特征,結果顯示:4-AP 誘導的 PS 波具有較寬的波形,發放較分散,發放間隔主要分布于 100~700 ms 范圍內。而 PTX 誘導的 PS 則呈現爆發式發放,發放率較高,發放間隔主要分布于 2~20 ms 范圍內,使得每秒 PS 幅值之和顯著大于 4-AP 模型。因此,PTX 模型的神經元群體同步發放活動比 4-AP 模型要強烈。總之,該棘波檢測新算法可以正確識別和分析癇樣棘波,為癲癇發生機制的研究和癲癇治療新方法的評估提供了一種有用的數據分析工具。

      發表時間:2017-08-21 04: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