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解衍博" 1條結果
    • 骨骼化與帶蒂獲取雙側乳內動脈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早期臨床結果的病例對照研究

      目的 分析骨骼化與帶蒂兩種方法獲取雙側乳內動脈(BIMA)對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術后早期效果的影響。 方法 回顧性分析 2015 年 12 月至 2017 年 5 月我科使用 BIMA 行 CABG 152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 128 例、女 24 例,平均年齡(56.5±6.8)歲。按乳內動脈獲取方式分為骨骼化(s-BIMA)組和帶蒂(p-BIMA)組。s-BIMA 組 73 例,男 61 例、女 12 例,平均年齡(56.6±7.0)歲;p-BIMA 組 79 例,男 67 例、女 12 例,平均年齡(56.3±6.7)歲。比較兩組術中情況、術后并發癥及引流量、出院前復查冠狀動脈 CTA 的情況。 結果 無圍手術期死亡。兩組手術時間、體外循環時間、主動脈阻斷時間、術中乳內動脈流量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 s-BIMA 組胸骨切口并發癥 1 例(1.4%),為嚴重胸骨切口并發癥;p-BIMA 組胸骨切口并發癥 5 例(6.3%),包括嚴重胸骨切口并發癥 1 例(1.3%),輕微胸骨切口并發癥 4 例(5.1%)。s-BIMA 組乳糜胸 1 例(1.4%),p-BIMA 組乳糜胸 7 例(8.9%)。s-BIMA 組術后當日及術后 3 d 引流量均低于 p-BIMA 組(P=0.000,0.001)。出院前復查冠狀動脈 CTA 無乳內動脈閉塞病例。 結論 骨骼化獲取雙側乳內動脈的安全性、可靠性與傳統帶蒂獲取方法相同。骨骼化獲取技術可以減少術后胸骨切口并發癥及乳糜胸,減少術后引流量。獲取雙側乳內動脈時應首選骨骼化獲取技術。

      發表時間:2018-01-31 02:4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