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表面抗原定量" 1條結果
    • 新疆地區使用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表面抗原定量的應用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在新疆多民族聚居、人群背景因素復雜的情況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為抗病毒療效評價指標的應用價值及影響因素。 方法回顧性分析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肝病科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間住院就診并初次使用核苷(酸)類似物進行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臨床資料,分析患者接受治療后病毒學、血清學、生化學的變化情況,并分析其與HBsAg下降情況的關系,及治療過程中HBsAg下降情況受影響的因素。 結果共納入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63例。治療48周時,所有患者均維持生化學應答,59例獲得病毒學應答,另有4例獲得部分病毒學應答,在其中的30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陽性患者中,5例出現HBeAg血清學轉換。相關及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病史(P=0.033)與治療48周時的HBeAg水平(P<0.001)為48周時的HBsAg水平的獨立影響因素,而48周時HBsAg的下降程度受48周HBsAg水平的獨立影響。21例治療至72周的患者均維持了生化學應答,其中18例患者獲得了病毒學應答,其余3例患者仍維持部分病毒學應答。8例HBeAg陽性患者均未發生HBeAg抗原消失或者血清學轉換。相關及回歸分析結果顯示72周時HBsAg的水平受48周HBsAg水平影響(r=0.700,P<0.001),而72周HBsAg下降程度受基線HBsAg的影響。 結論慢乙肝患者接受核苷(酸)類似物進行抗病毒治療可以獲得滿意療效。HBsAg單獨作為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療時肝內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的衡量指標需要考慮病史、HBeAg的變化、HBsAg自身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并非只與肝內cccDNA有關。

      發表時間:2016-11-23 05:4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