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螺旋CT" 1條結果
    • 額竇引流通道和相關結構的多層螺旋CT評價

      目的:運用多排螺旋CT多層面重組(MPR)技術評價額竇引流通道(FSDP),為前組鼻副竇病變的診斷和鼻內窺鏡手術提供實用的影像學信息。方法:回顧分析2008年8~10月在華西醫院行鼻部檢查50例患者的CT圖像資料,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齡16~62歲,平均37歲。所有病例均行薄層螺旋CT高分辨掃描,掃描平面從硬腭至額竇上緣,準直0.75~1 mm。冠狀和平行于篩漏斗方向斜矢狀重建,層厚及層距均為1 mm。結果:斜矢狀MPR上,共90側(90.0%)FSDP由上、下兩部構成。上部較寬,呈錐形68側(75.6%),不規則形15側(16.7%),卵圓形7側(7.8%);下部窄細,為篩漏斗者36側(40.0%),中鼻道者53側(58.9%)。10側(10.0%)不能分辨FDSP上下兩部。冠狀MPR上,共見鉤突99側,1側缺如。鉤突附于顱底35側(35.4%),篩漏斗為FSDP下部;附于篩骨紙板63側(63.6%),中鼻道為FSDP下部;附于中鼻甲1側(1.0%),篩漏斗為FSDP下部。鉤突氣化3側,其中1側伴中鼻道變窄。篩泡增大32側(32.0%),其中8側(25.0%)伴有篩漏斗和半月裂變窄。雙側鉤突附著部位相同者41例(82.0%),不同者8例(16.0%)。結論:多排螺旋CT能良好顯示FSDP的結構和形態,為該部位病變的臨床診斷和術前計劃制定提供有價值的解剖信息。

      發表時間:2016-09-08 09:5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