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董峰" 1條結果
    • 運動體位下間斷縫合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研究

      目的探討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total knee artroplasty,TKA)中采用運動體位下間斷縫合手術切口的療效。方法選取 2015 年 7 月—2016 年 7 月收治的 84 例擬行 TKA 的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 42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側別、體質量指數、骨關節炎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對照組于膝關節屈曲位間斷縫合切口,觀察組于運動體位間斷縫合切口;兩組術前和術后處理方法一致。比較兩組切口長度、縫合時間、曲馬多使用量、術中出血量、拆線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切口愈合評分(HWES)、患者切口自評滿意度評分(Liktert 評分);手術前后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價疼痛程度,美國特種外科醫院(HSS)評分和關節活動度(range of motion,ROM)評估膝關節功能。結果兩組切口長度、術后并發癥發生率、HWES 評分、拆線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縫合時間、術中出血量和 Likter 評分明顯低于觀察組,但術后曲馬多使用量明顯高于觀察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獲隨訪,對照組隨訪時間為 12~24 個月,平均 14.7 個月;觀察組為 12~23 個月,平均 15.3 個月。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第 1 天睡覺前、拆線時 VAS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第 1 天屈伸功能鍛煉時 VA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前以及術后 12 個月時 HSS 評分、ROM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出院時以及術后 1、3、6 個月時以上兩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與膝關節屈曲位間斷縫合相比,TKA 術中采用運動體位下間斷縫合切口,患者術后疼痛程度輕、切口愈合好、早期可獲得較滿意關節功能,但兩者遠期療效無明顯差異。

      發表時間:2018-04-03 09:1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