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良性食管穿孔" 1條結果
    • 匹茲堡評分系統聯合共病指數評分對良性食管穿孔的預后評估

      目的研究食管穿孔匹茲堡評分系統(perforation severity scores,PSS)聯合共病指數(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對良性食管穿孔的預后評估。方法選取我院 2016 年 8 月至 2018 年 8 月經影像學或內鏡確診食管穿孔的患者 30 例,其中男 14 例、女 16 例,年齡(68.660±10.072)歲。經治療后回顧性分析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無并發癥、出院時食管穿孔愈合情況及出院后隨訪等。將患者分為兩組:病情穩定組 20 例(無并發癥、出院時明確食管穿孔已愈合、隨訪無死亡)和病情不穩定組 10 例(存在并發癥、出院時食管穿孔未愈、隨訪死亡)。所有患者均取得完整的臨床數據,均能進行 PSS 及 CCI 評分系統的計算得分,比較兩組患者的 PSS 和 CCI 評分的差異性,分析 PSS 聯合 CCI 評分在良性食管穿孔預后的臨床價值。結果穩定組患者 PSS 為(2.750±1.372)分[95%CI(2.110,3.390)],CCI 評分(2.080±1.055)分[95%CI(1.650,2.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不穩定組 PSS 為(7.300±1.829)分[95%CI(7.300,8.120)],CCI 評分(4.640±1.287)分[95%CI(4.220,5.0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PSS 和 CCI 評分在良性食管穿孔預后評估中的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 0.982 和 0.87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食管穿孔病情兇險,通過 PSS 及 CCI 評分能在首診時全面認識、評估病情,對患者臨床管理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發表時間:2019-06-18 10:2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