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胡旭梅" 1條結果
    • 創傷患者大量輸血后凝血指標變化情況分析

      目的了解創傷患者大量輸血后凝血指標變化情況。 方法選擇2012年1月-2014年6月輸血量≥1 500 mL的65例創傷患者為觀察組,選取同期輸血量<1 500 mL的65例創傷輸血患者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輸血前與輸血后第1、3、7天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計數(PLT)等指標進行檢測。 結果輸血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PT、APTT、TT、FIB及PLT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輸血前、輸血后第1、3、7天對照組各項指標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輸血后第1天,觀察組與輸血前和對照組比較,PT、APTT、TT明顯升高,FIB及PLT明顯下降(P<0.05);輸血后第3天,觀察組與輸血前、輸血后第1天及對照組比較,PT、APTT、TT明顯降低,FIB、PLT明顯升高(P<0.05);輸血后第7天,觀察組與輸血前及對照組PT、APTT、TT、FIB及PL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輸血后第1天、第3天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大量輸血雖是救治創傷患者的重要手段,但同時可能會使患者凝血功能發生紊亂。因此需嚴密監測凝血功能指標的變化情況,以便及時補充血液成分,提高輸血療效。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