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肖乾慧" 2條結果
    •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與心肌保護

      心肌損傷是心臟手術引起的主要并發癥之一。手術操作、全身炎性反應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是造成心肌損傷的主要因素。輕柔而迅速的手術操作能減輕機械因素對心肌的損傷,縮短心肌缺血時間,從而減輕缺血-再灌注對心肌的損傷。良好的心肌保護效果是患者術后恢復的關鍵因素。近年來,通過調節心臟保護液的溫度、成分、灌注方法而增加心肌氧供、降低氧耗、抑制炎性反應、清除氧自由基,并使用藥物啟動心肌細胞內源性保護機制,從而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改善心肌保護效果。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小兒七氟烷麻醉后蘇醒期躁動的管理及護理要點

      七氟烷作為一種無刺激味、氣道刺激性小,尤其是誘導迅速、蘇醒快、呼吸抑制弱的吸入麻醉藥,目前已成為各類小兒外科手術全身麻醉誘導和維持的主要藥物。但七氟烷全身麻醉蘇醒期躁動的發生率顯著高于靜脈麻醉藥。七氟醚麻醉后的蘇醒期,即使無疼痛等其他刺激,部分患者也會出現躁動、興奮。七氟醚麻醉后蘇醒期躁動的發生率為 10%~67%,以學齡前兒童發生率最高。為防治這種現象,臨床使用咪達唑侖、丙泊酚等藥物,不僅可能出現呼吸抑制、缺氧等不良事件,同時會明顯延長患兒在麻醉蘇醒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內的停留時間,增加醫療成本,對手術效果、PACU 醫護人員配備、家長的滿意度甚至患兒自身安全等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所以七氟烷麻醉后蘇醒期躁動是小兒麻醉醫生及 PACU 醫護人員最為關注的臨床事件之一。為了提高小兒麻醉質量,該文系統回顧了小兒七氟烷全身麻醉蘇醒期躁動的評估、病因、管理護理以及合理干預措施。

      發表時間:2017-05-18 01:0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