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粗隆下截骨" 1條結果
    •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 Crowe Ⅳ型髖關節發育不良術中應用粗隆下截骨的相關研究

      目的探討 Crowe Ⅳ型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術中應用粗隆下截骨的臨床效果。方法回顧分析 2008 年 4 月—2016 年 6 月采用 THA 治療的 71 例單側 Crowe Ⅳ型 DDH 患者臨床資料,其中 44 例術中行粗隆下截骨(截骨組),27 例未行粗隆下截骨(未截骨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身高、體質量指數、側別以及術前 Harris 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記錄兩組手術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 Harris 評分評價髖關節功能。于手術前后攝骨盆正位 X 線片,測量術前股骨脫位高度和術后 SROM 近端假體植入深度。結果截骨組隨訪時間 12~90 個月,平均 34.77 個月;未截骨組為 12~79 個月,平均 34.33 個月;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88,P=0.930)。截骨組術中及術后共 11 例發生并發癥,其中 1 例因感染致截骨處不愈合,于術后 20 個月行翻修手術;未截骨組術后 3 例發生并發癥。兩組患者假體位置良好、無松動,無關節脫位。兩組術前股骨脫位高度及 SROM 近端假體植入深度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8.452,P=0.000;t=6.783,P=0.000);截骨組患者 SROM 近端假體植入深度與截骨長度無相關(r=–0.038,P=0.806)。末次隨訪時,截骨組及未截骨組 Harri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160,P=0.254)。結論Crowe Ⅳ型 DDH 患者 THA 術中應用粗隆下截骨可以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術前股骨脫位較高和股骨近端髓腔嚴重狹窄的患者更傾向于術中行粗隆下截骨。

      發表時間:2018-02-07 03:2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