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程克斌" 1條結果
    • 肺癌患者血栓前狀態分子標志物的檢測及意義

      目的觀察肺癌患者血漿中血栓前狀態分子標志物的變化,并探討其臨床意義。 方法選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確診的肺癌患者90例(肺癌組),健康志愿者90例(對照組)。采用ELISA法檢測肺癌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漿中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人P-選擇素和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復合物的含量;采用ACLTOP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檢測凝血全套指標,其中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的血漿含量采用凝固法檢測,血漿D-二聚體濃度的測定采用免疫比濁法,抗凝血酶Ⅲ(AT-Ⅲ)的測定采用底物發光法。 結果肺癌組血漿vWF、P-選擇素、TAT、D-二聚體、FIB水平均較對照組明顯增高(P<0.05),AT-Ⅲ、APTT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或縮短(P<0.05),而PT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Ⅳ期肺癌患者的血漿vWF、P-選擇素、TAT、FIB、D-二聚體水平均顯著高于Ⅲ期及Ⅰ+Ⅱ期肺癌患者(P<0.05)。Ⅳ期肺癌患者的血漿PT及APTT均較Ⅲ期及Ⅰ+Ⅱ期肺癌患者明顯縮短(P<0.05),且Ⅳ期肺癌患者的AT-Ⅲ活性也較Ⅲ期及Ⅰ+Ⅱ期明顯降低(P<0.05)。 結論肺癌患者存在明顯的血栓前狀態,且AT-Ⅲ、vWF、D-二聚體、FIB、TAT、P-選擇素以及APTT是早期診斷血栓前狀態的可靠標志物,其中以vWF、TAT、P-選擇素以及D-二聚體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