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申文武" 19條結果
    • 利培酮引發過敏性紫癜一例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對焦慮癥失眠患者的認知信念調查

      目的 了解焦慮癥患者對睡眠的認知信念,為認知干預和臨床護理提供基礎信息。 方法 2011年4月-8月,利用睡眠個人信念與態度量表對50例焦慮癥的失眠患者(研究組),以及50例一般睡眠障礙患者(對照組)進行量表測評。 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睡眠個人信念和態度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其各因子分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P<0.01)。 結論 焦慮癥患者比一般睡眠障礙者存在更多的錯誤認知和不合理的信念。

      發表時間:2016-09-08 09:1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125I粒子植入治療中晚期胰腺癌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摘要】 目的 探討125I粒子植入治療中晚期胰腺癌的臨床并發癥及相關護理措施。 方法 回顧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4月121例行125I粒子植入治療的胰腺癌患者的臨床治療及護理,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預防及處理并發癥,促進患者康復。 結果 121例患者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療后,7例出現胰瘺,13例出現胃腸道反應,經對癥處理和精心護理后均治愈。 結論 125I粒子組織間植入近距離治療中晚期胰腺癌近期療效好、安全、副反應少,良好的護理對改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middle and advanced pancreatic carcinoma due to treatment of 125I particle implantation, and the investigate the proper nursing method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including the therapy and nursing methods for the complications in 121 patients with middle and advanced pancreatic carcinoma due to treatment of 125I particle implantation from October 2006 to October 201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treatment and care for complic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121 patients who had been treated by 125I particle, pancreatic fistula occurred in seven, and severe gastrointestinal upset was found in 13. The patients with the complications recovered after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and nursing. Conclusion 125I particle implan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middle and advanced pancreatic carcinoma is effective and safe with a few side reactions; proper nursing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發表時間:2016-09-08 09:5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護士標準化病人在精神專科護士培訓中的應用

      以標準化病人(SP)相關理論和方法為基礎,探討護士標準化病人(NSP)在精神專科護士培訓中的作用及效果。通過在精神專科護士培訓過程中采用NSP進行專科技能教學和考核,改變了培訓的形式,豐富了培訓的內涵,提高了專科技能考核的可操作性,提升了培訓的效果,95.2%的學員認為NSP對提高自身專科技能有較大幫助;全部受訓者表示希望能將NSP運用到以后的專科護理評估及臨床護理教學中去,98.2%的用人單位認為受訓后的專科護士在專業技術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明顯提高,實現了全方位人才培養模式。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精神分裂癥合并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一例的護理

      發表時間:2016-09-08 09:1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應聘護理專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應聘護理專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為選擇性錄取提供依據,為錄取后的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案的修訂提供基礎資料。 方法 2009年12月以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參加應聘面試的護理專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試。 結果 以SCL-90總均分≥160分作為標準,篩查出有中度心理問題的學生94人(16.6%);以SCL-90至少1個因子分≥2分作為標準,篩查出有中度心理問題的學生118人(20.9%)。受試學生的總均分和強迫因子、焦慮因子、敵意因子等明顯高于全國青年常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01)。 結論 將SCL-90作為檢測工具來篩檢出緊張、焦慮的應聘護理專業學生是有必要的,學校及用人單位應當高度重視應聘護生的心理問題。

      發表時間:2016-09-08 09:2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綜合醫院護士規范化培訓質量調查分析

      目的:調查規范化護士培訓質量,了解受訓護士對培訓工作的感受及需求。方法:采取自制問卷,分20個條目對接受規范化培訓的320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采用5級評分法進行質量評價。結果:醫院30個科室培訓質量平均得分為82.9分,在調查條目中得分最高的前三位分別是:科室護士長支持、臨床護理老師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專科護理理論方面(得分:4.48、4.44、4.34)。得分最低的后三位分別是:培訓科室其他護理老師的教學意識、臨床護理老師因材施教和帶教老師對學員工作的及時肯定(得分:3.55、3.75、3.88)。結論:醫院護士規范化培訓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加強,護士規范化培訓對新進護理人員專業能力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加強護理部對臨床科室護士培訓的規范化管理,強化科室護理人員教育意識和教學能力是保證科室規范化護士培訓質量的關鍵。

      發表時間:2016-09-08 09:5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精神科護理學教學對護理本科生就精神疾病患者歧視態度影響的研究

      目的了解護理本科生在接受精神科護理學課程教學前后對精神疾病患者歧視態度的狀況,為精神科護理學教學方式的改進與完善提供依據。 方法2012年3月-6月運用歧視精神疾病患者評估量表對某高校接受精神科護理學課程學習的護理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比較課程學習前后學生對精神疾病患者歧視態度的變化及原因。 結果教學前后,學生在隔離因子及能力因子方面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態度改變不大,前后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危險因子方面的則有所改觀,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危險趨向評價降低,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精神科護理教學應當打破常規模式,增加學生與患者的接觸,以減輕其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大型綜合醫院患者預約候床忠誠度調查

      目的調查某大型綜合醫院預約候床患者情況,探討影響患者預約候床忠誠度的醫院運行因素。 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方法,電話訪問某大型綜合醫院入院服務中心截至2013年7月底所有預約候床患者后收集基礎數據,使用預約候床忠誠測度指標分析各科室患者預約候床特征并采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分析候床忠誠度的影響因素。 結果該大型綜合醫院各科室預約候床患者忠誠度特征差異明顯,主要受平均等待入院時間、取消等候隊長、省內患者忠誠度、平均住院日和當日出院再入院率影響。 結論大型綜合醫院應重視床位資源供需信息的動態監控與披露,改善床位資源的管理并優化預約簽床系統,以提升患者預約候床忠誠度。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醫院-社區無縫隙康復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目的 探討醫院-社區無縫隙康復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 選擇 2011 年病情穩定出院患者 56 例,患者在院內康復基礎上采用醫院-社區無縫隙康復模式進行系統康復訓練,分別于研究開始時、康復訓練后 3 個月及 6 個月采用個人和社會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及家庭關懷指數問卷(adaptability、partnership、growth、affection、resolve,APGAR),評估患者系統康復前后社會功能及家庭關懷指數的變化。 結果 納入患者共 56 例,患者在康復訓練前與康復訓練后 3 個月、6 個月的 APGAR 和 PSP 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康復訓練后 3 個月、6 個月的 APGAR 和 PSP 評分均明顯高于訓練前(P<0.05),而且康復訓練后 6 個月的 APGAR 和 PSP 評分亦優于康復訓練后 3 個月(P<0.05)。此外, APGAR 和 PSP 呈正相關,即當 APGAR 評分增高時,PSP 評分亦同時增高(P<0.05)。 結論 醫院-社區無縫隙康復模式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對疾病康復提供積極作用。

      發表時間:2017-01-18 08:5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