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梁三海" 3條結果
    • 腹腔鏡與內鏡治療肝外膽管結石(附87例報道)

      目的探討腹腔鏡與內鏡兩種不同方法在肝外膽管結石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方法回顧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4年8月期間收治的87例單純肝外膽管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 結果2組在術后腸功能恢復時間及取石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內鏡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術中出血均明顯少于腹腔鏡組(P<0.05)。隨訪2個月~6年(平均3.5年),腹腔鏡和內鏡組各有4例膽道感染和2例胰腺炎。另外,腹腔鏡組2例結石復發;內鏡組有1例結石復發,1例膽管出血,1例膽管狹窄。2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肝外膽管結石較大、較多時適合應用腹腔鏡治療,膽管未擴張的較小結石或有上腹手術史的結石則應用內鏡治療較合理。內鏡在肝外膽管結石治療中較腹腔鏡顯示出更大微創優勢。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腹腔鏡治療腸粘連所致的慢性下腹痛21例報道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部分脾栓塞術對后期脾切除術聯合食管胃底靜脈斷流術的影響

      目的探討部分脾栓塞術對脾切除術聯合食管胃底靜脈斷流術的影響。 方法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院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間收治的23例接受部分脾栓塞術后再行脾切除術聯合食管胃底靜脈斷流術的肝硬變門靜脈高壓合并脾功能亢進患者,以及同期接受脾切除術聯合食管胃底靜脈斷流術的30例肝硬變門靜脈高壓合并脾功能亢進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輸血量、術后腹腔引流管總引流量、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 結果部分脾栓塞組的手術時間[(3.56±0.70)h比(1.78±0.28)h]、術中出血量(900 mL比250 mL)、術中輸血量(800 mL比200 mL)、術后腹腔引流管總引流量(450 mL比150 mL)、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43.38±18.68)h比(27.60±12.39)h]、住院時間(12 d比7 d)及切口感染發生率[34.8%(8/23)比10.0%(3/30)]均長于或高于非部分脾栓塞組(P<0.05)。2組患者術后均獲訪,隨訪時間為6~58個月,中位數為28個月。隨訪期間2組均無再發消化道大出血病例。 結論肝硬變門靜脈高壓合并脾功能亢進患者接受部分脾栓塞術后再行脾切除術的手術難度大、術中出血多、術后并發癥多及術后恢復慢,應當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部分脾栓塞術或直接外科脾切除術,以實施個體化治療,才能使患者最大獲益。

      發表時間:2016-10-21 08:5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