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李治斌" 1條結果
    • 基于AAPM TG-218報告應用統計過程控制技術監測患者個體化容積旋轉調強放療質量保證過程的初步研究

      患者個體化容積旋轉調強放療(VMAT)質量保證(QA)過程是臨床調強放療實施流程中重要的一部分。計算劑量與實施劑量之間差異的容差限值和干預限值是 AAPM TG-218 報告認為的 VMAT QA 過程的關鍵部分,然而這兩個值在各放療中心之間尚無統一標準。本研究基于 AAPM TG-218 報告,應用統計過程控制(SPC)技術建立了采用 ArcCHECK 進行劑量驗證下不同部位 VMAT 計劃 γ 通過率的容差限值和干預限值。根據每個部位前 25 例處于受控狀態的 VMAT QA 結果計算相應部位的容差限值和干預限值,繪制單值控制圖持續監測了 287 例 VMAT 計劃的調強劑量驗證過程,并分析 QA 失控原因。腦部、頭頸部、腹部和盆腔部 VMAT QA 過程的容差限值分別為 94.56%、94.68%、94.34% 和 92.97%,干預限值分別為 93.82%、92.54%、93.23% 和 90.29%。除盆腔部外,腦部、頭頸部和腹部容差限值均接近 TG-218 通用容差限值(95%),所有部位干預限值均高于 TG-218 通用干預限值(90%)。通過單值圖監測發現頭頸部失控的 VMAT QA 為 1 例,腹部和盆腔部各 2 例,其中 4 例受擺位誤差影響,1 例受測量設備校準錯誤影響。結果顯示 SPC 技術能有效監測 IMRT/VMAT QA 過程,根據不同部位設置相應的容差限值有助于探查 QA 失控原因。

      發表時間:2020-12-14 05:0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