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曹一秋" 1條結果
    • 3D 打印技術在右心室雙出口個性化手術中的應用

      目的探究 3D 打印技術在右心室雙出口(double outlet right ventricle,DORV)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個性化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35 例 DORV 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 22 例、女 13 例,年齡 5 個月至 17 歲,體重(21.35±8.48)kg。10 例行 3D 打印模型指導手術的 DORV 患者納入 3D 打印模型組,同期非 3D 打印模型指導 DORV 矯治術患者 25 例納入非 3D 打印模型組。術前均行經胸超聲心動圖檢查及 CT 血管造影檢查,觀察室間隔缺損(VSD)位置、直徑及其與雙動脈的空間關系。結果3D 打印模型組患者 McGoon 指數為 1.91±0.70。3D 打印模型組在 VSD 大小[(13.20±4.57)mm vs.(13.40±5.04)mm,t=?0.612,P=0.555]、升主動脈直徑[(17.10±2.92)mm vs.(16.90±3.51)mm,t=0.514,P=0.619]和肺動脈干直徑[(12.50±5.23)mm vs.(12.90±4.63)mm,t=?1.246,P=0.244]方面,CT 測量值與 3D 打印模型測量值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兩者 Pearson 相關系數分別為 0.982、0.943 和 0.975。3D 打印模型組手術時間、氣管插管時間、住 ICU 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非 3D 打印模型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 3D 打印技術在 3D 視角下觀察 VSD 與主動脈及肺動脈的關系,指導術前手術方案的制定,可輔助醫師做出合理有效的手術決策,縮短術中探查時間及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風險。

      發表時間:2021-04-25 09:5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