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抗凝方式" 1條結果
    • 瓣膜置換術后患者行非心臟手術圍術期不同抗凝方式的對比

      目的總結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患者行非心臟手術圍術期不同抗凝方式的療效及對比術后出血相關并發癥與栓塞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方法回顧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就診于我院的 56 例心臟瓣膜置換術后行非心臟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 27 例、女 29 例,年齡 19~75(53.56±13.94)歲。根據圍術期不同的抗凝方式將患者分為橋接組(32 例)和非橋接組(24 例),對比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術后輸血例數及出血相關并發癥與栓塞相關并發癥的情況。根據患者圍術期的栓塞危險程度,將每組患者分為高危亞組、中危亞組、低危亞組,并比較兩組患者中各亞組出血相關并發癥與栓塞相關并發癥的情況。結果橋接組在術后住院時間方面顯著長于非橋接組,但橋接組在術后輸血例數及總體的出血相關并發癥與栓塞相關并發癥方面與非橋接組無明顯差異(P>0.05);根據患者圍術期的栓塞危險程度對兩組進行亞組分析,非橋接組高危亞組出血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高于橋接組高危亞組(P<0.05);橋接組出血相關并發癥與栓塞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相近,而非橋接組出血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是栓塞相關并發癥的 7 倍。結論橋接抗凝會延長患者術后住院時間;但對于伴有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圍術期采用橋接抗凝更能使患者獲益;繼續口服華法林抗凝出血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其栓塞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必要時需術前給予止血藥物干預。

      發表時間:2019-03-29 01:3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