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步行過程中的下肢肌肉協作機制是提高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患者步態康復療效的關鍵。本文研究了步行速度的變化對下肢肌肉協同模式及肌肉功能網絡的影響。招募了8名健康受試者分別以三種不同速度在跑步機上執行步行任務,同步采集右下肢8塊肌肉的表面肌電信號(sEMG),通過非負矩陣分解(NNMF)方法提取肌肉協同模式,利用互信息(MI)方法分別構建alpha頻段(8~13 Hz)、beta頻段(14~30 Hz)和gamma頻段(31~60 Hz)肌肉功能網絡,引入復雜網絡分析方法量化不同網絡差異。肌肉協同分析提取到5個肌肉協同模式,步行速度的變化沒有改變肌肉協同的數量,但導致了肌肉權值的變化;肌肉網絡分析發現在同一速度下,高頻段具有更低的全局效率和聚類系數,隨著步行速度的增加,局部肌肉之間的連接強度增加。研究結果表明不同速度的步行運動存在不同的肌肉協同模式和肌肉功能網絡,本研究為探索不同步行速度下肌肉協同機制提供了新的視野,有望為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患者的步態功能評估提供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