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過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探討超聲容積導航(ultrasound volume navigation,UVN)結合X線透視技術引導經皮椎弓根螺釘植入的可行性及準確性。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因胸、腰椎骨折擬行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60例符合選擇標準納入研究。男28例,女32例;年齡29~60歲,平均49.5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20例,摔傷21例,跌倒傷17例,重物砸傷2例。受傷至入院時間1~5 d,平均1.57 d。骨折部位:T12 15例,L1 20例,L2 19例,L3 6例。 研究采用患者自身左右側對照,隨機在骨折椎體上、下節段一側椎弓根采用UVN結合X線透視技術引導植釘(試驗組),另一側于X線透視下植釘(對照組);每例患者植入4枚螺釘、2根釘棒。記錄每枚螺釘的植釘時間、植釘過程中透視次數,影像學檢查實際螺釘與術前規劃釘道角度差值、距離偏差值以及螺釘侵犯關節突關節數量。結果 試驗組植釘時間、透視次數、釘道角度差值、釘道距離偏差值、關節突關節侵犯率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UVN結合X線透視技術引導下行經皮椎弓根螺釘植入能減少植釘時間,可實時動態調整,降低操作難度,減少輻射傷害。
目的微創經椎間孔入路腰椎椎體間融合術(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中O臂導航與超聲容積導航(ultrasound volume navigation,UVN)引導螺釘植入的療效比較。方法 將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因腰椎間盤突出行MIS-TLIF的60例患者納入研究,隨機分為A組(MIS-TLIF術中采用UVN技術引導螺釘植入)和B組(MIS-TLIF術中采用O臂導航技術引導螺釘植入),每組3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身體質量指數和手術節段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記錄并計算平均單枚螺釘植釘時間、總輻射劑量和平均單枚螺釘有效輻射劑量,術后10 d行X線片及CT檢查評價植釘準確性及小關節侵犯情況,并采用線性回歸分析平均單枚螺釘植釘時間及植釘準確性分級與BMI的關系。 結果B組平均單枚螺釘植釘時間短于A組,單節段及多節段總輻射劑量以及平均單枚螺釘輻射劑量明顯多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內單節段及多節段間總輻射劑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多節段總輻射劑量大于單節段總輻射劑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植釘準確性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中1、2級螺釘均為向椎弓根外壁突破,無突破椎弓根內壁的螺釘。兩組小關節侵犯率比較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平均單枚螺釘植釘時間和植釘準確性分級均與BMI成正相關(r=0.677,P<0.001;r=0.436,P=0.018),而B組二者與BMI均無相關性(r=0.224,P=0.233;r=0.029,P=0.883)。結論MIS-TLIF術中UVN技術引導螺釘植入具有媲美O臂導航的省時性、直觀性、準確性,以及超越O臂導航的低輻射性,但也會受肥胖等因素影響,存在一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