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外科封堵" 2條結果
    • 全胸腔鏡輔助房間隔缺損封堵術的臨床研究

      目的探討全胸腔鏡輔助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治療房間隔缺損的可行性及體會。 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心外科收治房間隔缺損患者28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齡15~45(30.5±12.9)歲。采取全胸腔鏡輔助,使用特殊的輸送鞘管,將封堵傘嵌入房間隔缺損處將其封閉,反復推拉封堵傘無移位,超聲檢查提示房水平無殘余分流、對周圍各重要結構無影響后釋放封堵器,術后分別采用心臟彩色超聲心動圖、心電圖及胸部X線片評價治療效果。 結果28例封堵成功。手術時間58~100 min,心內封堵操作時間5~10 min,住ICU 2 h至1 d,住院時間3~7 d。3例患者出現圍手術期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經藥物處理后短時間內恢復正常;1例術后少量胸腔積液未予特殊處理。隨訪3~12個月,無封堵傘移位、無殘余分流及血栓等相關并發癥發生。 結論全胸腔鏡輔助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是安全有效的,易于臨床推廣。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經胸封堵治療房間隔、室間隔缺損的療效

      目的 評價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室間隔缺損經胸微創封堵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顧性分析 2015 年 12 月至 2017 年 2 月我科行微創封堵治療 88 例房間隔或室間隔缺損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 52 例、女 36 例,年齡 1.6~24.0(6.8±7.5)歲。隨訪其術后 3、6、12 個月的心臟彩色超聲和心電圖,分析經胸微創封堵的療效。 結果 術后隨訪 3~15(6.8±2.3)個月,隨訪率為 92.0%,心臟彩色超聲均見封堵器固定良好,未見殘余分流、瓣膜反流、血栓等并發癥,心臟均有所減小,射血分數均>55%,心功能(NYHA)分級全部為Ⅰ級。 結論 經胸微創封堵術安全、有效,技術日臻成熟,短、中期療效良好,值得臨床推廣,仍需開展多中心的遠期療效的隨訪與評估。

      發表時間:2018-07-27 02:4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