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基因,p53" 2條結果
    • 膽囊癌組織細菌L型的檢測與p21及p53基因突變的關系

      目的探討膽囊癌的發生與細菌L型感染和p21及p53基因突變的關系。方法采用免疫組化SP法和革蘭氏染色技術,對40例膽囊癌及40例慢性膽囊炎組織中的細菌L型和突變型p53蛋白及p21蛋白進行檢測,并對膽囊癌組織中的細菌L型陽性伴p21及p53蛋白陽性表達結果和細菌L型陰性伴p21及p53蛋白陽性表達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膽囊癌組織中革蘭氏染色細菌L型檢出率為77.5%(31/40),明顯高于膽囊炎的57.5%(23/40),P<0.05,且與免疫組化細菌L型抗原表達陽性率〔80.0%(32/40)〕具有一致性; 膽囊癌組織中的p21及p53蛋白表達陽性率分別為62.5%(25/40)和65.0%(26/40),明顯高于膽囊炎組織中的p21及p53蛋白表達陽性率〔2.5%(1/40)和5.0%(2/40)〕,P<0.05; 膽囊癌組織中的細菌L型陽性者其p21及p53蛋白表達陽性率分別為75.0%(24/32)和78.1%(25/32),明顯高于細菌L型陰性者的p21及p53蛋白的表達陽性率〔12.5%(1/8),12.5%(1/8)〕,P<0.05。結論細菌L型參與了p21及p53基因的突變,并在膽囊癌的發生中可能起協同作用。

      發表時間:2016-08-28 04:4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bcl-2與p53的表達對女性乳腺癌新輔助化學療法影響的Meta分析

      目的 評價凋亡相關基因bcl-2、p53的表達與乳腺癌新輔助化學療法(化療)療效的關系。 方法 計算機檢索Cochrane、Pubmed、Embase、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2003年4月-2013年4月bcl-2、p53蛋白與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病例對照研究,應用RevMan 4.2統計軟件進行定量分析。 結果 共納入15篇病例對照研究,bcl-2與乳腺癌新輔助化療6篇,治療有效279例,其中bcl-2表達陽性159例;治療無效115例,其中bcl-2表達陽性57例。p53與乳腺癌新輔助化療13篇,治療有效679例,其中p53表達陽性249例;治療無效341例,其中p53表達陽性195例。Meta分析結果顯示,bcl-2表達的陽性率與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無統計學意義[OR=1.40,95%CI(0.89,2.18),P=0.14],而p53表達的陽性率與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有統計學意義[OR=0.46,95%CI(0.26,0.80),P=0.007]。 結論 p53可以作為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敏感性的一個指標,對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有提示作用。

      發表時間:2016-09-07 02:3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