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唐小葵" 1條結果
    • 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急性呼吸衰竭失敗的危險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無創正壓通氣(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失敗的危險因素,探討 NPPV 治療失敗需轉換為有創機械通氣的時機。 方法 對 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呼吸重癥監護病房接受 NPPV 治療的 AECOPD 并 ARF 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 NPPV 成功與否,將患者分為 NPPV 成功組和 NPPV 失敗組(指各種原因需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對兩組患者的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評分和入院時、NPPV 治療 2 h 后及治療 24 h 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評分、呼吸頻率、pH 值、氧分壓、氧合指數、二氧化碳分壓分析得出結論。 結果 共納入接受 NPPV 治療的患者 185 例,35.1%(65/185)的患者 NPPV 治療失敗。NPPV 失敗與以下因素獨立相關:APACHEⅡ評分≥30 分 [比值比(odds ratio,OR)=20.603,95% 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CI)(5.309,80.525),P<0.001],入院時呼吸頻率≥35 次/min [OR=3.723,95%CI(1.197,11.037),P=0.020],NPPV 治療 2 h 后pH 值<7.25 [OR=2.517,95%CI(0.905,7.028),P=0.070],NPPV 治療 2 h 后氧分壓<60 mm Hg(1 mm Hg=0.133 kPa) [OR=3.915,95%CI(1.374,11.508),P=0.010],NPPV 治療 2 h 后氧合指數<200 mm Hg [OR=4.024,95%CI(1.542,11.004),P=0.010]。 結論 在 AECOPD 并 ARF 的患者中,APACHE Ⅱ評分越高,入院時呼吸頻率越快或 NPPV 治療 2 h 后 pH 值和氧合仍難以改善,NPPV 失敗的風險越大。

      發表時間:2017-11-24 10:5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