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總結經皮氧分壓(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測量在瘢痕評估中的應用以及研究進展。 方法 查閱國內外與瘢痕以及 TcPO2 相關的文獻,并進行總結分析。 結果 組織中缺氧環境在瘢痕發生發展過程起重要作用,TcPO2 能準確反映瘢痕組織內的氧分壓情況,已用于瘢痕成熟度評估、指導瘢痕治療以及研究缺氧對瘢痕發生發展的影響方面。 結論 TcPO2 測量在瘢痕評估、治療以及缺氧與瘢痕發生機制研究中有重要意義。
目的 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丙型肝炎患者 HCV 病毒基因分型特點進行分析,探討 HCV 主要基因型與臨床特征。 方法 納入 2011 年 3 月~2016 年 9 月就診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HCV 基因分型成功的 4 520 例 HCV 患者,對 HCV 基因型和主要基因型患者的肝功能、基線病毒載量進行分析,探討 HCV 基因型在肝癌、肝硬化和 HBV/HCV 復合感染患者的分布情況。 結果 納入患者的 HCV 基因型分為 1、2、3、4、6 五種基因型及 23 種亞型,基因型/亞型以 1b、1*、3b、2a、3a、6a 為主,分別占 66.42%、8.01%、6.57%、4.54%、4.29%、3.41%。男性和女性中均以 1b 型為主,分別占 29.89% 和 36.53%。HCV 主要基因型/亞型在門(急)診患者與住院患者中分布相似。HCV 主要基因型/亞型在不同年齡段均以 1b 型占優。在男性中,6a 亞型的 ALT 值最高;在女性中,3a 亞型的 ALT 值最高。納入的 94 例肝硬化患者中,1b 型最高 為42 例;6 例肝癌患者中,僅有 1b 和 3b 型檢出。HCV 和 HBV 雙重感染患者共 53 例,基因型3a占比最高,共 12 例。 結論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就診 HCV 患者 HCV 基因型/亞型具有獨特的分布特點,以1b、1*、3b、2a、3a、6a 為主。
目的 研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8 944 例健康體檢女性 HPV 感染情況及其基因型分布。 方法 納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體檢健康中心 2016 年 1 月至 9 月行 HPV 檢測的 8 944 例健康體檢女性。HPV 基因分型檢測采用 Luminex 流式熒光技術進行,使用 Excel 2007 及 SPSS 17.0 軟件分析 HPV 感染情況及基因型分布。 結果 8 944 例體檢女性的 HPV 感染率為 14.4%(1 291/8 944)。其中單一感染 1 025 例,感染率為 11.5%(1 025/8 944),多重感染 266 例,感染率為 3.0%(266/8 944);20~25 歲和 66 歲及以上年齡段在單一及多重感染中的感染率均較其他年齡段有明顯增高。在單一和多重感染中,4 種最普遍的基因型依次均為 HPV52、53、16 和 58,單一感染中 HPV52 感染率最高,且在 31~35 歲和 61~65 歲年齡段均有增高,多重感染中 HPV52 和 16 在 20~25 歲年齡段的感染率均有增高。 結論 根據本院健康體檢女性 HPV 感染和基因型分布情況,建議將 HPV52、53 和 58 納入到 HPV 疫苗篩選評估中。
目的探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分布特征和耐藥突變情況,為乙型肝炎個體化治療提供依據。方法選擇 2016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就診的 786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 Sanger 測序法測序并分析基因型和耐藥突變,應用 χ2 檢驗進行統計分析。結果786 例樣本中共檢出 B、C、D 3 種基因型,B 基因型 489 例(62.2%),C 基因型 291 例(37.0%),D 基因型 6 例(0.8%),B、C 基因型在不同年齡和民族中的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627 例發生耐藥突變,耐藥突變率為 79.8%,對拉米夫定+替比夫定耐藥的病例數最多,有 262 例(33.3%),102 例(13.0%)對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韋均耐藥,83 例(10.6%)對阿德福韋酯耐藥,該樣本群體中未發現替諾福韋耐藥株,B、C 基因型中不同藥物耐藥株之間的數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356,P<0.01);最常見的單點耐藥突變是 M204I,共 179 例(22.8%),其次是與阿德福韋酯耐藥相關的 A181V/T 有 46 例(5.9%);混合耐藥突變最常見的是 L180M+M204V/I,共 83 例(10.6%),另檢出 102 例(13.0%)在 L180M+M204V/I 的基礎上出現了 M250V、V173L、T184A/G/S/I、S202G/I。結論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 HBV 基因型以 B 型和 C 型為主,且耐藥形勢嚴峻,突變模式復雜,應及時檢測 HBV 基因型和耐藥突變,從而制定更好的臨床治療方案。
目的通過 meta 分析,更全面、客觀地評價 Toll 樣受體 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與肺結核患病風險的關系。方法在 PubMed、Embase、中國知網、萬方和維普數據庫中對 2019 年 6 月 13 日以前發表的關于肺結核與 TLR4 基因 SNP 相關的文獻進行系統全面的檢索。根據提前制定的納入排除標準篩選文獻,并根據事先編制的數據采集表格記錄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和 SNP 數據,使用 Stata 15.0 軟件對效應量進行合并。結果最終納入符合標準的原始文獻 17 篇,進而提取 TLR4 基因上研究最廣泛的 4 個 SNP 位點(rs4986790、rs4986791、rs10759932、rs11536889)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數據,并對它們的等位基因、顯性、隱性、純合、雜合遺傳模型分別進行 meta 分析。結果顯示,rs10759932 的 C 等位基因會增加肺結核患病風險[比值比(odds ratio,OR)=1.144,95% 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CI)(1.043,1.254),P=0.004];相較于 TT 基因型,rs10759932 的 CC+CT 基因型和單獨的 CT 基因型也會增加肺結核患病風險[OR=1.218,95%CI(1.084,1.369),P=0.001;OR=1.227,95%CI(1.085,1.387),P=0.001]。而 rs4986790、rs4986791 以及 rs11536889 這 3 個 SNP 與肺結核易感性之間無統計學相關性(P>0.05)。結論TLR4 基因上的 SNP 位點 rs10759932 的等位基因模型、顯性模型(CC+CT vs. TT)和雜合模型(CT vs. TT)與肺結核患病風險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