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周愚" 5條結果
    • 氣管切開術后遲發性出血致死亡一例及文獻回顧

      發表時間:2016-08-30 11:5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診治進展

      隨著社會老齡化, 抗腫瘤藥物、免疫抑制劑和器官移植等治療的廣泛開展, 在危重患者中廣譜抗生素藥物的長期應用, 與之伴隨的是真菌感染發生的逐年增多, 其中侵襲性曲霉菌感染因其感染隱匿, 難以診治和高死亡率等特點被臨床醫生所重視。按我國醫院感染監控網分析, 醫院真菌感染率從1993 ~1996 年的13. 9% 上升至1998 ~1999 年的17. 1% 、1999 ~2000 年的24. 4% 。侵襲曲霉菌病特別是肺部曲霉菌感染多發生在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預后差, 病死率達50% ~100% [ 1 ] 。本文回顧相關研究文獻中關于侵襲性肺曲霉菌診治進展, 高危人群, 目前診斷檢測技術的臨床價值, 抗曲霉菌藥物特點和治療現狀。

      發表時間:2016-08-30 11:5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危重病患者氣管插管后低血壓高危因素及預后研究

      目的研究重癥患者氣管插管后低血壓發生情況、危險因素及預后, 為進一步治療提供依據。 方法收集重癥醫學科內近2年氣管插管前血壓正常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分為插管后低血壓組和插管后正常血壓組, 主要預后指標為28 d病死率, 次要預后指標為ICU住院天數和總住院日。 結果79例患者納入分析, 其中25例(31.65%)氣管插管后出現低血壓情況, 低血壓組28 d死亡率較血壓正常組明顯增高(40.00%比14.81%, P=0.01), ICU住院天數和總住院日則未見差異。高齡(OR:1.1, 95%CI:1.00~1.12)、慢性呼吸系統疾病(OR:3.0, 95%CI:1.13~8.07)及合并兩種以上慢性病(OR:3.6, 95%CI:1.18~11.03)為高危因素。 結論重癥患者氣管插管后發生低血壓事件更多見于老年合并多種慢性病患者, 插管后發生低血壓增加患者28 d死亡風險。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創傷性凝血病:低纖維蛋白原血癥

      發表時間:2019-01-23 10:5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膿毒癥早期血小板容積指數對膿毒癥患者預后價值的研究

      目的探討膿毒癥患者早期血小板容積指數[平均血小板體積(MPV)、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PDW)]評估膿毒癥患者 28 d 全因死亡風險的預測能力。方法回顧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重癥醫學科膿毒癥患者數據,根據其 28 d 生存狀況分為存活組及死亡組。對比兩組患者診斷膿毒癥后 48 h 內的基礎指標、生化指標、血小板容積指數、查爾森合并癥指數、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急性生理學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Ⅱ(APACHEⅡ)評分等是否存在差異,通過 COX 多因素回歸分析膿毒癥早期血小板指數對患者死亡風險的預后價值,進一步通過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對比相關因素的預后價值。結果共入選 209 例膿毒癥患者,存活組(137 例)與死亡組(72 例)比較,平均動脈壓、血小板計數、MPV、PDW、pH、血肌酐、膽紅素、肌鈣蛋白、凝血酶原時間、GCS 評分存在顯著差異。COX 多因素風險分析結果提示 PDW(HR=1.068,95%CI 1.002~1.139,P=0.043)為獨立的風險因素,其 ROC 曲線下面積為 0.762(95%CI 0.694~0.831),當 PDW>18.65% 時預測 28 d 全因死亡風險的敏感性為 86%,特異性為 63%。結論膿毒癥患者早期血小板容積指數增高提示遠期死亡風險增加,PDW 指標變化有助于評估膿毒癥患者 28 d 預后。

      發表時間:2019-07-19 02:2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