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周亦凡" 2條結果
    • 放射治療在滲出型老年性黃斑變性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滲出型老年性黃斑變性(wAMD)以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的進行性生長為主要特征。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藥物在控制CNV的發展和改善視功能中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其仍存在頻繁注射、容易耐藥等不足。放射治療(放療)可使局部炎癥細胞群失效,CNV在無周細胞覆蓋下不穩定且無VEGF存在,血管內皮細胞被誘導凋亡。因此,放療被認為是抗VEGF治療的一類潛在輔助治療手段。目前臨床試驗治療wAMD主要運用黃斑前近距離放療和遠距離立體定向放療(SRT)。其中,SRT或許可作為接受抗VEGF治療患者的首選輔助治療方式。了解放療用于wAMD治療的進展,可為wAMD的臨床研究提供參考。

      發表時間:2017-11-20 02:2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玻璃體切割聯合單層內界膜翻轉覆蓋手術治療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合并黃斑裂孔的療效觀察

      目的觀察玻璃體切割手術(PPV)聯合單層內界膜(ILM)翻轉覆蓋治療孔源性視網膜脫離(RRD)合并黃斑裂孔(MH)的療效。方法回顧性病例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檢查確診的RRD合并MH患者29例29只眼納入研究。其中,男性16例16只眼,女性13例13只眼。患眼均為周邊裂孔累及黃斑區的RRD,同時存在MH,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C級。患眼均行BCVA、OCT檢查。采用Snellen視力表行BCVA檢查,記錄時換算為logMAR視力。2017年前患眼采用PPV聯合ILM剝除手術,其后采用PPV聯合單層ILM覆蓋手術,并據此分為ILM剝除組、ILM覆蓋組,分別為18、11只眼。兩組患者年齡(t=0.360)、發病時間(t=1.235)、除MH外裂孔數量(t=0.060)、RRD范圍占比(t=1.232)、氣體填充眼數(χ2=0.324)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平均隨訪時間4.5個月。對比觀察兩組患眼末次隨訪時BCVA、視網膜復位和MH閉合狀況。MH以裂孔處視網膜呈U形或V形為閉合。結果末次隨訪時,所有患眼視網膜均復位。ILM剝除組18只眼中,MH呈Ⅰ型閉合5只眼(27.8%,5/18),ILM覆蓋組11只眼中,MH呈Ⅰ型閉合9只眼(81.8%,9/11);兩組患眼Ⅰ型閉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968,P= 0.015)。ILM剝除組、ILM覆蓋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別為1.24±0.28、0.97±0.39;兩組患眼平均logMAR BCVA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79,P=0.038)。結論PPV聯合單層ILM覆蓋可提高RRD合并MH患眼BCVA和MH閉合率。

      發表時間:2020-01-11 10:2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