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向虎" 3條結果
    • 汶川地震后女性應激相關障礙54例臨床分析及心理危機干預治療

      目的 報告對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婦女心理衛生科收治54例女性應激相關障礙病人的臨床分析與心理危機干預治療結果。方法 用BPRS、HAMD、HAMA及BPMS量表對該院收治的54例地震后女性應激相關障礙病人進行評定,根據不同臨床類型分別進行抗精神病、抗抑郁、抗焦慮及抗躁狂治療,同時對全部入組病人進行以認知行為療法為主的專業心理治療。1個月后用相同量表再次進行評定。結果 全組54例病人中,其應激源同為汶川大地震,但臨床表現各異。經及時進行針對性藥物治療,及強化心理危機干預治療后,病人的BPRS、HAMD和HAMA量表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值均lt;0.01)。結論 大災后及時有效地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治療,在增強免疫、減輕癥狀、縮短病程、心身康復方面,對受災群體,尤其是對女性病人至關重要。

      發表時間:2016-09-07 02:1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汶川地震綿陽極重災區心理危機干預紀實

        汶川大地震后,綿陽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建立心理危機干預指揮部,負責災情匯報和培訓干預人員及有關知識的宣傳。隨后,心理危機干預醫療隊對重點人群進行了緊急心理危機干預100多次(40 000人次),個別心理輔導或治療約3 000余人次,收治創傷后應激障礙200余人次;同時建立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包括登記、報表、快速篩查及工作人員記錄工作日志。1月后的初步調查顯示,創傷后應激障礙發生率達43%。震后災民的抑郁、焦慮情緒增多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發生率顯著增高。地震災后心理危機干預需求量巨大。

      發表時間:2016-09-07 02:1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產后自殺高危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目的 探討產后自殺發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對綿陽市精神衛生中心診斷為產后抑郁并伴有自殺行為和意念的40例住院患者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社會支持量表(SSRS)等進行問卷調查和評定,并與健康產婦進行比較,而后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探討其相關高危因素。結果 產后自殺與既往抑郁史、半年內負性生活事件、缺乏社會支持、母嬰疾病、夫妻關系等明顯相關。結論 產前防范和產后危機干預有利于降低產后自殺。

      發表時間:2016-09-07 02:1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