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侯明星" 2條結果
    • 抑制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細菌移位的實驗研究

      目的觀察不同方法對急性壞死性胰腺炎(ANP)并發感染的防治效果。 方法將86只大鼠隨機分為4組: 對照組(n=20)、ANP組 (n=22)、乳果糖組(n=22)及導瀉加抗生素組(n=22)。于光鏡下觀察腸粘膜損傷情況, 并用鑭作示蹤劑觀察腸粘膜通透性和腸粘膜細胞的滲透性; 另切取胰腺組織、腸系膜淋巴結和抽取腹水作細菌培養。結果ANP組、乳果糖組和導瀉加抗生素組細菌移位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前3組組間細菌移位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 乳果糖組和導瀉加抗生素組能明顯改善腸道屏障的病理變化,在光鏡下ANP組、乳果糖組及導瀉加抗生素組之間腸粘膜損傷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乳果糖和導瀉加抗菌治療能減少細菌移位,保護腸粘膜,是防治ANP并發感染的有效措施。

      發表時間:2016-08-28 05:1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活體部分小腸移植治療短腸綜合征并腸瘺1例的臨床經驗

      目的 總結活體部分小腸移植在治療短腸綜合征合并腸瘺中的臨床經驗。方法 1例短腸綜合征合并腸瘺患者接受其子的150 cm 回腸,供腸動、靜脈分別與受體的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行端側吻合,受體殘余空腸與供體回腸近端行端端吻合,受體結腸與供腸遠端行端側吻合,供腸遠端造瘺作為觀察窗,術后給予免疫抑制等治療。 結果 患者小腸移植術后恢復順利,腸道功能恢復,血管吻合口通暢,正常生活110 d后因心臟意外死亡。結論 短腸綜合征合并腸瘺患者實施活體部分小腸移植是可行的,植入腸管的血管植入技術對小腸移植成功非常重要。

      發表時間:2016-09-08 11:4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