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何思毅" 1條結果
    • MicroRNA-1、MicroRNA-133、MicroRNA-34a及其可能靶蛋白Ankyrin-B在心房顫動患者心房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

      目的通過檢測心房顫動(房顫)與竇性心律患者右心耳組織中microRNA-1、microRNA-133及microRNA-34a的表達差異,及其可能靶蛋白錨蛋白-B(Ankyrin-B)的表達變化,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以從microRNAs調控水平研究房顫發生、發展的新機制。 方法將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40例風濕性心瓣膜病行心瓣膜置換術患者分為房顫組[男8例,女12例;年齡(52.9±5.8)歲]和竇性心律組[男9例,女11例;年齡(52.4±6.2)歲]。采用逆轉錄-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RTQ-PCR,Real-time quantitive PCR)法檢測患者右心耳組織中microRNA-1、microRNA-133及microRNA-34a的表達,ΔΔCt法計算結果;石蠟切片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組織中Ankyrin-B的表達;蛋白免疫印跡(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組織中Ankyrin-B的表達變化。 結果房顫組患者右心房組織中的microRNA-1表達較竇性心律組顯著降低(0.559±0.252 vs.3.997±1.251;t=-21.455,P=0.000),microRNA-133的表達較竇性心律組顯著降低(0.630±0.238 vs.5.514±1.549;t=24.133,P=0.000),而microRNA-34a的表達較竇性心律組增高(4.783±2.012 vs.1.350±0.638,t=12.596,P=0.000)。免疫組織化學法及Western Blotting均顯示房顫組心房組織Ankyrin-B表達較竇性心律組明顯降低,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66±0.45 vs.1.09±0.42;t=-3.396,P=0.001)。 結論MicroRNA-34a可能通過調節Ankyrin-B蛋白的表達,從而參與心房顫動的發生、發展。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