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伍敏" 1條結果
    • 涼山州布拖縣艾滋病早期抗病毒治療的療效分析

      目的 評價涼山州布拖縣艾滋病早期抗病毒治療的療效。 方法 選擇涼山州布拖縣 2012 年 1 月 1 日—2013 年 12 月 31 日開始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的患者 1 037 例,按照基線 CD4+ T 淋巴細胞計數水平分為 2 組,早期治療組為基線 CD4+ T 淋巴細胞計數>350 個/mm3 的患者(A 組,n=459),延遲治療組為基線 CD4+ T 淋巴細胞計數≤350 個/mm3 的患者(B 組,n=578),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滿 18 個月后,在隊列保持情況、治療效果、藥物不良反應等情況。 結果 治療 18 個月后,在隊列保持方面,A 組和 B 組堅持治療的比例分別為 64.7%(297/459)和 55.4%(320/578),病死率分別為 6.1%(28/459)、14.4%(83/578),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在治療效果方面,進行了病毒載量檢測的患者中,A 組和 B 組病毒抑制(病毒載量<400 copies/mL)率分別為 64.0%(190/297)、63.8%(204/32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基線 CD4+ T 淋巴細胞計數相比,A 組和 B 組 CD4+ T 淋巴細胞增長率分別為 5.7%、3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 結論 涼山州布拖縣艾滋病早期抗病毒治療在病毒學方面是有效的,但 CD4+ T 淋巴細胞的增長低于延遲抗病毒治療人群;早期抗病毒治療未增加藥物常見不良反應的風險,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發表時間:2017-06-22 02:0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