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丁通" 2條結果
    • 雜交冠狀動脈血運重建技術應用現狀及展望

      雜交冠狀動脈血運重建技術(HCR)結合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中左乳內動脈-左前降支(LIMA-LAD)旁路的遠期通暢率優勢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微創優勢,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提供了另一種再血管化治療選擇。絕大部分文獻報道提示 HCR 可顯著減小圍術期創傷,在符合指征的患者中,可獲得不亞于傳統再血管化技術的中遠期結果。本文基于該領域近 10 年來的國內外主要文獻報道,總結了 HCR 技術的應用現狀,探討未來發展方向。

      發表時間:2021-07-28 10:0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心肌活力預測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心功能改善的臨床研究

      目的探討心肌活力對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術后心功能改善的預測作用。方法回顧性分析 2015 年 12 月 8 日至 2018 年 11 月 12 日 46 例于我院行 CABG 手術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 41 例、女 5 例,平均年齡(60.4±8.0)歲。評估心肌活力、計算各類型心肌數量。分析術后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改善組(≥5%)與未改善組(<5%)患者各項相關指標的差異性。Logistic 多因素回歸分析各指標與 LVEF 改善的相關性,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 LVEF 改善與 LVEF 未改善的冬眠心肌數量界值。結果LVEF 改善組與未改善組患者冬眠心肌數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5.0%±12.3% vs. 4.3%±4.5%,P=0.000),正常活力心肌數量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74.7%±13.7% vs. 82.4%±8.6%,P=0.027),兩組心功能分級(NYHA)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7±0.7 vs. ?0.3±0.5,P=0.047),其余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Logistic 回歸分析發現冬眠心肌數量是缺血性心力衰竭單純 CABG 術后 LVEF 改善的獨立影響因素[OR=1.366,95%CI(1.033,1.807),P=0.029]。ROC 曲線分析顯示改善組和未改善組的冬眠心肌數量界值為 15.0%,靈敏度為 43.8%,特異度為 100.0%。結論冬眠心肌占左室壁面積百分比≥15.0% 可較準確預測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單純 CABG 術后 LVEF 的改善情況。術前心肌活力評估對預測缺血性心力衰竭行單純 CABG 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具有重要診斷價值。

      發表時間:2020-12-07 01:2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