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4mqmm"></option>
    <td id="4mqmm"><option id="4mqmm"></option></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 高危" 1條結果
    •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在高危患者非體外循環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中的應用

      目的 分析行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的高危患者術前應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的治療效果,總結IABP的應用及撤機指征。 方法 回顧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102例高危冠心病患者[IABP組,男71例,女31例;年齡(63.0±8.2)歲]在OPCAB術前置入IABP治療的臨床資料,另外選擇100例未于術前置入IABP的患者作為對照[對照組,男55例,女45例;年齡(64.1±9.5)歲] 。監測兩組患者手術后有創動脈收縮壓(SABP)、有創平均動脈壓(MABP)、機械輔助通氣時間、住ICU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IABP輔助時間、圍術期死亡等。術后3個月復查心臟超聲心動圖檢測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 結果 IABP組患者術后SABP[(95.3±12.2) mm Hg vs. (80.1±11.7) mm Hg;t=8.440,P=0.000]、MABP [(78.9±13.5) mm Hg vs. (52.3±15.1) mm Hg; t=12.410,P=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機械輔助通氣時間、住ICU時間、正性肌力藥物輔助時間較對照組短;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圍術期心肌梗死和圍術期腎功能不全血液透析的發生較對照組少;圍術期死亡率低于對照組[5.9% (6/102) vs. 17.0% (17/100),χ2=6.180,P=0.020] 。IABP組隨訪96例,對照組隨訪83例,隨訪時間均為3個月。術后3個月時心臟超聲心動圖提示IABP組LVEF顯著高于對照組(45.3%±12.0% vs. 39.1%±8.2%,t=3.950,P=0.000)。 結論 對具有高危因素的OPCAB患者術前預防性置入IABP、且把握好撤機時機,可降低手術風險,明顯提高手術效果,加快患者術后恢復,改善心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降低圍術期病死率。

      發表時間:2016-08-30 05:2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