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健康科學研究所 2.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Drexe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Philadelphia, USA;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觀察視網膜下腔移植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rMSCs)治療碘酸鈉誘發的變性性視網膜病變的效果。方法 BrownNorway(BN)大鼠120只,分為碘酸鈉注射模型組、rMSCs移植治療模型組、正常對照組,每組各40只大鼠。模型組大鼠通過尾靜脈注射碘酸鈉建立變性性視網膜病變模型,正常對照組大鼠給予生理鹽水注射。通過視網膜眼底照相、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視網膜電圖(ERG)和組織學方法鑒定視網膜色素上皮(RPE)和神經視網膜損傷,進一步使用原位凋亡檢測(TUNEL)的方法對碘酸鈉誘導視網膜變性的細胞病理學變化進行觀察。原代分離rMSCs后進行流式細胞術鑒定,將CMDiI熒光染料標記的rMSCs移植到受體動物的視網膜下腔,采用臨床檢查手段結合組織學檢查方法對細胞療法進行評估。在移植手術后14~60 d,檢查rMSCs的存活,整合和分化情況。結果 在碘酸鈉注射14 d內,模型組大鼠視網膜的功能逐漸衰竭,呈現時間依賴的關系。模型組大鼠RPE細胞破壞后,光感受器細胞外節出現斷裂、縮短的變化直到核固縮。細胞核形態變化和TUNEL標記的結果表明光感受器細胞的死亡主要是凋亡。經過rMSCs移植,供體細胞能夠存活并散在分布于視網膜下腔,分化為RPE細胞。ERG檢查結果顯示,60 d后模型組ERG b波改善率為27.80%,模型組ERG 震蕩電位(Ops)改善率為59.38%;表明rMSCs移植治療模型組大鼠視網膜功能得到明顯保護。結論 經過rMSCs移植,碘酸鈉誘發的視網膜變性可以得到有效地治療,移植后的rMSCs能夠存活,分化為RPE細胞。

引用本文: 管圓,崔璐,吳亞蘭,李維業,徐國彤. 移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大鼠變性性視網膜病變.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09, 25(4): 249-253. doi: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