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對皮瓣成活率的影響,選用30只SD大鼠,背部7.5cm×3cm隨意皮瓣的動物模型。術中和術后24小時局部注射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40ng/瓣,以肝素16U/瓣和生理鹽水800μl/瓣作為對照組。采用常規組織學和組織形態計量學方法,對皮瓣成活率和皮下血管斷面密度進行檢測,觀察其對皮瓣成活率的影響。結果表明,術后3天皮瓣成活率:VEGF組為(85.85±2.206)%,肝素組為(82.57±1.551)%,生理鹽水組為(82.62±1.576)%,各組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術后11天皮瓣成活率:VEGF組為(83.79±2.484)%,肝素組為(73.15±2.500)%,生理鹽水組(73.06±2.018)%,VEGF組與其它兩組間差異有顯著性(P<0.05)。對皮下血管斷面的組織形態計量學檢查發現,VEGF組皮下血管斷面密度在皮瓣的中、遠端與肝素組和生理鹽水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和P<0.02)。認為,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的局部應用,通過加速皮瓣內血管再生,促進皮瓣與受區間血循環的重建,從而改善了大鼠超比例皮瓣遠端的血供狀態,對提高皮瓣成活率有一定的意義。
引用本文: 蔚凡,李佛保. 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影響大鼠皮瓣成活的實驗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1997, 11(6): 379-381. doi: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