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討靜態和動態結合綜合治療面神經癱瘓的方法。 方法 1993年10月~2005年11月治療了面神經癱瘓93例,男26例,女67例;年齡9~69歲。病程6個月~24年。不明原因發病48例,有顱內及耳手術史32例,外傷13例;其中全面神經癱82例,面神經分支癱11例。針對面神經癱瘓的不同情況(全癱和分支癱)采用了不同的修復方式,動態修復術包括手術和生物化學去神經足母短伸肌、趾短伸肌游離移植聯合顳肌筋膜瓣懸吊面癱矯治;靜態修復包括顴頰部組織上提聯合顳肌筋膜瓣矯治眼閉合不全,埋設導引縫合眉上提術(單純顳支損傷可單獨應用),下頜緣支損傷采用肉毒毒素注射及健側下頜緣支離斷的兩側肌力調節。對于靜態修復者,療效的評價標準主要是面部的對稱性檢查,而動態修復者是聯合面部對稱性檢查及HouseBrackmann面神經功能國際評分。 結果 手術和化學去神經足母、趾短伸肌游離移植聯合顳肌筋膜瓣懸吊面癱矯治82例,面部基本對稱77例,改善5例;Ⅱ級75例,Ⅲ級7例。顴頰部組織上提聯合顳肌筋膜瓣矯治眼閉合不全3例,面部基本對稱。埋設導引縫線眉上提術治療15例,面部基本對稱13例、懸吊脫落2例。下頜緣支損傷肉毒毒素注射及健側下頜緣支離斷的兩側肌力調節4例面部基本對稱。術后隨訪3個月~10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按療效評價標準:滿意者75例,基本滿意者13例,不滿意者5例。采用小肌肉游離移植,短暫去神經肌肉移植后利于周圍神經的長入,手術切口隱蔽,肉毒毒素的應用減少了創傷;動態和靜態結合的個性化面神經癱瘓治療,面部的改觀較明顯。 結論 面癱治療需要根據面神經癱瘓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引用本文: 汪灝,李森愷,楊明勇,李養群,黃渭清,周曉東,李強,陳文,王永前. 動靜結合的面神經癱瘓綜合治療.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06, 20(12): 1189-1192. doi: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