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 1 , 張偉 1 , 寧允葉 1 , 董宇超 1 , 李強 2 , 白沖 1
  • 1. 海軍軍醫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長海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上海 ?200433);
  • 2.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上海 20012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采用硬質尼龍刷刮擦機械損傷的方式,建立一種簡單、穩定的良性氣管狹窄大鼠模型,并觀察造模后不同時間點氣管組織的病理改變。方法 按隨機數字法將 20 只 SD 大鼠分為偽手術對照組(10 只)與狹窄模型組(10 只),觀察生存情況,獲取氣管組織,觀察肉芽組織增生情況,測算并比較狹窄度;同期另取 15 只大鼠進行實驗造模,于造模后不同時間點(第 0、2、4、6、8 d)處死并獲取氣管組織,行 HE 染色和 Masson 染色,觀察病理改變。結果 偽手術組術后第 8d 存活率為 100%,狹窄模型組術后第 8d 存活率為 0%,兩組生存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 1)。偽手術組的狹窄度為(6.12±1.78)%,狹窄模型組的狹窄度為(60.28±12.56)%,兩組之間的狹窄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 1)。HE 染色見偽手術組氣管管腔通暢,上皮黏膜組織完整而光滑,纖毛結構清晰可見,為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符合正常大氣道黏膜的特征,未發現有肉芽組織增生或管腔狹窄。模型組機械損傷后,可見管腔顯著狹窄,狹窄成分主要為增生的肉芽組織,未見上皮結構或上皮結構極度異常。Masson 染色見損傷部位的成纖維細胞呈先增多后下降趨勢,損傷部位的膠原纖維隨著時間而逐漸增多。結論 采用硬質尼龍刷刮擦機械損傷的方式可成功建立氣管狹窄模型。該造模方法操作簡單、可控性強、重復性好,可作為良性氣道狹窄致病機制研究和新藥療效探索的可靠實驗載體。

引用本文: 陳思, 張偉, 寧允葉, 董宇超, 李強, 白沖. 尼龍刷刮擦機械損傷建立大鼠良性氣管狹窄模型的研究.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19, 18(3): 265-270. doi: 10.7507/1671-6205.201903073 復制

  • 上一篇

    白細胞介素-26 對脂多糖所致晚期肺組織損傷的保護作用
  • 下一篇

    間歇性低氧對大鼠骨骼發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