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玉溪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云南昆明 6531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總結創傷性凝血病以及氨甲環酸在創傷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情況。 方法 復習近年國內外的相關文獻,對創傷性凝血病的定義及發病機制,以及氨甲環酸對于創傷出血患者的應用情況進行綜述。 結果 創傷性凝血病即為創傷后早期出現的凝血功能紊亂,目前多認為其與抗凝和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增強有關。氨甲環酸作為一種抗纖維蛋白溶解藥物,其在臨床多個領域中使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氨甲環酸對創傷后早期(傷后3 h內)應用可以降低創傷出血所致的死亡率,且在傷后1 h內使用效果最明顯,而>3 h使用則無效甚至會增加出血所致的死亡風險。目前關于氨甲環酸的劑量范圍變化較大,但不同劑量的氨甲環酸對于患者失血量和輸血量并沒有顯示出差別,但在長時間或大劑量使用時有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或成為癲癇發生率增高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結論 急診創傷患者面臨一系列創傷相關的死亡威脅,恰當而及時地止血對預后有重要意義,創傷后早期、短程、合適劑量地使用氨甲環酸能顯著減少死亡及不良事件的發生,但其使用時機及劑量還需要進一步優化。

引用本文: 陳靜雅, 馮軻. 氨甲環酸在創傷出血患者中的應用.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6, 23(3): 374-377. doi: 10.7507/1007-9424.20160098 復制

  • 上一篇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綜合治療
  • 下一篇

    腹腔鏡在急腹癥中的應用現狀及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