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心血管外科;;
  • 2. CT影像科,哈爾濱 15000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比較常規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CABG)與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OPCAB)患者術后2周、3個月和1年的橋血管通暢率。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0例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患者的臨床資料。將200例患者按手術方式不同分為兩組,CCABG組:61例,男32例,女 29例;年齡(59.8±4.7) 歲; OPCAB組:139例,男72例,女 67例;年齡(59.6±8.9) 歲。分別于術后2周、3個月及1年行256排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 (256-MSCTA) 檢查,比較兩種手術方式橋血管的通暢性。 結果 術后2周、3個月及1年,乳內動脈橋、大隱靜脈橋通暢率CCABG組與OPCAB組比較(術后1年乳內動脈橋通暢率:92.31% vs. 91.94%;術后1年大隱靜脈橋通暢率:91.35% vs. 90.00%)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按照遠端吻合口位置比較,吻合口位于左前降支的橋血管通暢率大于右冠狀動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術后1年97.78% vs. 85.90%,P<0.05),但OPCAB組與CCABG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近期療效比較:呼吸機輔助呼吸時間、ICU 監護時間、24 h 縱隔引流量、24 h 輸血量、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等指標 OPCAB 組優于CCABG 組(P<0.05)。 結論 CCABG與OPCAB術后近期橋血管通暢率相似,吻合口位于左前降支的橋血管通暢率較高,OPCAB在圍術期療效上顯示出明顯的優勢。

引用本文: 劉暢,劉宗泓,肖喜剛,朱凱,馬麗園,于輝,徐磊,劉宏宇. 體外與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移植血管通暢率的比較.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13, 20(3): 289-293. doi: 10.7507/1007-4848.20130089 復制

  • 上一篇

    低位/超低位直腸癌結肛吻合術中運用單吻合器及雙吻合器技術的療效比較△
  • 下一篇

    腹腔鏡脾切除與開腹脾切除治療肝硬變門靜脈高壓致脾功能亢進療效比較的系統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