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足踝外科(山東濱州 25660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比較分析距下關節制動術(subtalar arthroereisis,STA)聯合改良Kidner術與單純STA治療兒童柔韌性平足合并痛性副舟骨的臨床療效。 方法  回顧分析2018年8月—2021年8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33例柔韌性平足合并痛性副舟骨患兒臨床資料。根據手術方式分為聯合組(17例,行STA聯合改良Kidner術)和對照組(16例,單純行STA)。兩組患兒性別、年齡、側別、病程及術前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美國矯形足踝協會(AOFAS)踝與后足評分、距骨-第1跖骨角(talus-first metatarsal angle,T1MT)、距骨-第2跖骨角(talus-second metatarsal angle,T2MT)、距舟覆蓋角(talonavicular coverage angle,TCA)、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傾斜角(Pitch角)、跟骨外翻角(heel valgus angle,HV)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記錄兩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術中透視次數及圍術期并發癥;定期復查患足正側位及軸位X線片并測量T1MT、T2MT、TCA、Meary角、Pitch角、HV;手術前后采用VAS評分、AOFAS踝與后足評分評價疼痛及功能恢復情況。結果  兩組患兒均順利完成手術,無血管、神經、肌腱損傷等手術并發癥發生。對照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及術中透視次數均明顯優于聯合組(P<0.05)。聯合組1例患兒切口邊緣處皮膚出現部分壞死,予以換藥、烤燈照射等處理后愈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兒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36個月,平均19.6個月。末次隨訪時,兩組VAS評分、AOFAS踝與后足評分均較術前顯著改善(P<0.05),聯合組上述評分手術前后差值優于對照組(P<0.05)。影像學檢測示,末次隨訪兩組T1MT、T2MT、TCA、Meary角、HV均較術前顯著改善(P<0.05),Pitch角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間手術前后差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兩種術式均能有效治療兒童柔韌性平足合并痛性副舟骨,單純STA具有微創優勢,而STA聯合改良Kidner術臨床療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