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1,2 , 樊博 2 , 鄒磊 2 , 呂利軍 2 , 高秋明 2
  • 1. 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蘭州 730000);
  • 2.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院骨科中心(蘭州 730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對鈦基植入物的抗菌/促成骨雙功能表面改性策略進行綜述,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方法 查閱近年來鈦基植入物抗菌和促成骨雙功能表面改性方法的相關研究文獻,就不同種類的抗菌物質和促成骨活性物質進行分類總結。結果 目前鈦基植入物抗菌/成促骨雙功能表面改性策略包括:① 抗生素/促成骨活性物質復合涂層策略。特點是抗生素可以直接在鈦基植入物周圍釋放,在提高藥物生物利用率的同時降低全身毒性。② 抗菌肽/促成骨活性物質復合涂層策略。特點是抗菌肽具有廣泛抗菌譜,細菌不易對其產生耐藥性。③ 無機抗菌劑/促成骨生物活性物質復合涂層策略,金屬離子或金屬納米顆粒抗菌劑具有廣譜抗菌性和多種抗菌機制,但其高劑量應用通常具有細胞毒性,因此常將其與促成骨活性物質聯合應用以減少或消除細胞毒性。另外,氮化硅、硅酸鈣、石墨烯等無機物涂層也具有良好的抗菌與促成骨性能。④ 鈦基植入物表面基于有機金屬骨架的抗菌/促成骨改性策略。有機金屬骨架的高比表面積和大孔隙率可實現抗菌物質和生物活性分子等物質的有效封裝和傳輸。⑤ 鈦基植入物表面基于有機物的抗菌/促成骨改性策略。季銨化合物、聚乙二醇、N-鹵胺等有機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常與羥基磷灰石等促成骨活性物質聯合涂層。結論  影響鈦基植入物表面抗菌與促成骨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抗菌物質的結構與種類、促成骨活性物質的結構與種類、涂層工藝。目前對于鈦基植入物抗菌/促成骨雙功能表面改性的多種策略均缺乏臨床驗證,抗菌物質與促成骨活性物質的最佳組合、配比、量效機制、以及相應的涂層制備工藝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