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 眼視光學院 眼科研究所 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視網膜功能與疾病重點實驗室, 天津 30038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隨著近視發病率的不斷攀升,近視的發病機制也備受關注。目前,領域內普遍認為,脈絡膜血流灌注減少是近視發生的重要因素。但在近視的形成過程中,模糊的視覺信息是如何通過視網膜和視網膜色素上皮層傳遞到脈絡膜血管,進而引起脈絡膜血流灌注下降的呢?這一過程的細胞、分子生物學機制尚不明確。近年提出的“鞏膜缺氧學說”備受關注。現階段研究的熱門信號分子包括多巴胺、表皮生長因子、維甲酸、膽堿能分子和腺苷等,這些因子很可能在視網膜和RPE中參與信號傳導,進而引起脈絡膜的血流變化,影響近視的發生發展。因此,這些信號因子及其下游通路可能為近視防控靶點的尋找提供新思路。